新疆兩人上榜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
1月15日,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發(fā)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云南省大理州舉辦。經各地推薦、網友評議和專家評審等環(huán)節(jié),共有153人(組)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yè)奉獻、孝老愛親身邊好人光榮上榜。其中,新疆(含兵團)2人上榜,他們是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墾區(qū)(城區(qū))公安局機場派出所輔警宋豫宛和新疆拜城縣老虎臺鄉(xiāng)民兵騎兵連連長吐爾遜·吐爾洪。
圖據中國文明網
宋豫宛,男,1989年4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墾區(qū)(城區(qū))公安局機場派出所輔警。2024年4月20日,與家人在錦繡公園游玩的宋豫宛聽到有人求救,循聲趕到現場后發(fā)現是兩名兒童不慎落入了人工湖,宋豫宛迅速展開救援,最終在岸上群眾的幫助下成功將兩名落水兒童安全救上岸。
危急時刻 跳水救人
2024年4月20日17時許,圖木舒克墾區(qū)(城區(qū))公安局機場派出所輔警宋豫宛正陪著家人在錦繡公園游玩。突然,他聽到橋下有人大喊:“這里有人溺水了,快來救人!”出于平時輔警工作的本能反應,宋豫宛立即警覺起來,循聲望去,只見兩名兒童在距離岸堤五六米遠的人工湖里拼命掙扎。此時宋豫宛距離落水兒童的位置有兩三百米遠,他迅速向落水點沖去,僅用不到1分鐘的時間便飛奔到現場。
到達落水點岸邊后,宋豫宛來不及多想,一把跨過一米多高的圍欄,縱身一躍跳入湖中,快速向兩名小男孩游去。就在宋豫宛準備將一名溺水較為嚴重的兒童先拉起時,另一名兒童在掙扎中突然抓住宋豫宛的上衣,這讓沒有防備的宋豫宛當即就沉了下去。緊急時刻,宋豫宛沒有慌亂,奮力將頭部伸出水面,隨后游至抓住他的兒童背后,拉住其后衣領,同時將另外一名兒童拉至身邊,就這樣一手推著一手拉著兩名落水小男孩奮力蹬腿朝岸邊游,一步!兩步!近了!再近點!過了約莫3分鐘,三人安全抵達了岸邊,并在岸上群眾的幫助下,將兩名小男孩抱上岸,此時的宋豫宛已經累得兩腿發(fā)軟。
“我是一名退役軍人,現在又選擇了警察這個職業(yè),如果不救他,我會后悔一輩子。不管遇到多少次,我都會堅定地選擇跳下去救人”?;叵肫甬敃r的情況,宋豫宛記憶猶新,他感慨道:“看到孩子在水中掙扎,什么都顧不得想,唯一想的就是救人”。
立足崗位 恪盡職守
宋豫宛入伍當過兵,性格靦腆,有股子倔勁兒。在部隊期間他刻苦訓練,先后榮獲優(yōu)秀士兵2次。到圖木舒克墾區(qū)(城區(qū))公安局機場派出所工作后,他刻苦學習技術業(yè)務,嚴格執(zhí)行作業(yè)標準,經常利用休班時間練習業(yè)務技能,保證精準熟練操作。作為一名退役通信兵,宋豫宛充分利用自身所學專業(yè),認真保障派出所監(jiān)控網絡。
除檢查視頻監(jiān)控線路、維護電腦、維修監(jiān)控設備、報賬等工作外,他還經常到廚房幫廚,同事們都親切地稱呼他“宋大廚”。
“我的爸爸是英雄,我長大也要像他一樣?!彼卧ネ鸬膬鹤诱f。聽到5歲的兒子用稚嫩的聲音為他點贊,對宋豫宛來說,這就是最好的嘉獎。
圖據中國文明網
吐爾遜·吐爾洪,男,維吾爾族,1980年3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拜城縣老虎臺鄉(xiāng)民兵騎兵連連長。在軍營,他能吃苦、不服輸,年年被評為“優(yōu)秀士兵”;退役后,他牢記“守疆護土、保衛(wèi)群眾”的宗旨,帶領民兵騎兵連強基礎、練戰(zhàn)術,堅守在維穩(wěn)戍邊、保護群眾、應急搶險、理論宣講等工作一線。吐爾遜·吐爾洪曾獲最美退役軍人等榮譽。
保持本色 在新戰(zhàn)位上展現軍人價值
拜城縣老虎臺鄉(xiāng)民兵騎兵連成立于1965年,是一支有著光榮歷史和優(yōu)良傳統的英雄集體,曾被國防部、解放軍總參謀部授予“高原上的雄鷹”。1997年,17歲的吐爾遜·吐爾洪應征入伍,在軍隊服役期間,被多次表彰為“軍事訓練標兵”“優(yōu)秀士兵”。
退役后,吐爾遜·吐爾洪被安置回鄉(xiāng),先后在多個鄉(xiāng)鎮(zhèn)擔任武裝干事。2013年底,吐爾遜·吐爾洪出任老虎臺鄉(xiāng)武裝部副部長,負責民兵預備役訓練工作,他以民兵擔負的任務為牽引,大抓民兵訓練,重新修訂鄉(xiāng)民兵軍事訓練計劃,將訓練時間從每年2個月延長至4個月,還增加了每周2個小時的夜間訓練時間;在訓練內容上,他結合山地地形新增了馴馬、騎馬、野外生存、軍事地形學、對抗演練等多個訓練課目。短短一年的時間里,老虎臺鄉(xiāng)民兵整體訓練成績從合格率不到70%到全部達標,優(yōu)秀率更是達到了60%以上。
吐爾遜·吐爾洪還專門從民兵中選拔出精干力量,組建了老虎臺鄉(xiāng)民兵應急小分隊,通過在訓練中“開小灶”,將在部隊所學傾囊相授,應急小分隊很快便淬煉成“民兵中的精英力量”,在轄區(qū)治安排查、日常巡邏、山區(qū)巡查和防洪救災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策馬揚鞭 在馬背上守護鄉(xiāng)親們平安
2018年,吐爾遜·吐爾洪看著父親略顯佝僂的背影,主動向鄉(xiāng)黨委申請接任騎兵連連長,經縣人武、組織部門同意后,他從父親手中接過馬鞭,擔任民兵騎兵連第四任連長。為了提高“戰(zhàn)斗效能”,他結合騎兵連的特殊性質、使命任務、隊員特點,提出了更高的訓練標準和更嚴格的訓練要求。在組織單個民兵訓練時,以個人體能和騎馬臥倒、馬上瞭望、騎馬沖鋒、戰(zhàn)場急救等單兵訓練課目為主,通過考核等方式,單兵達到“人馬合一”。在組織騎兵連整體訓練時,狠抓騎兵分組行進、集體沖鋒等基礎訓練課目,對夜間越障、馬背刺殺術等難度較大的訓練課目親自示范教學,并定期組織隊伍徒步巡邊、騎馬巡邊,整體戰(zhàn)斗力進一步提升。通過多次帶隊執(zhí)行任務,還總結摸索出一套適合騎兵的山地戰(zhàn)術,使騎兵連能夠在山地、叢林等復雜環(huán)境執(zhí)行各類急難險重任務。2019年騎兵連協助公安機關和武警官兵,在山背密林地帶阻截了妄圖越境出逃的不法分子,將其一網打盡。
吐爾遜·吐爾洪帶領的騎兵連不僅常年堅守在維穩(wěn)戍邊的一線,還擔負幫助牧民轉場、為牧民送必需品、應急搶險等任務。在一次秋季轉場時,吐爾遜發(fā)現一支5、6只狼組成的狼群一直跟著羊群,還叼走了幾只落單的羔羊,他立即留下一組民兵修建臨時羊圈,又帶領一組民兵沖向尾隨的狼群,直至將狼群驅趕出30公里開外,保證羊群絕對安全后才返回。正是騎兵連年復一年的周全守護,才讓牧民們能踏踏實實走過50多個春秋的轉場路。每當巡邏出發(fā)前,吐爾遜都會準備柴米油鹽、常用藥品、急救包等物品,送給沿途需要的牧民們,牧民都很盼望騎兵連經常巡邏到訪。
6年來,吐爾遜·吐爾洪帶領騎兵連配合公安機關追捕在逃嫌犯25人,破獲各類案件十余起;在山洪、暴風雪、火災等自然災害救援中,營救農牧民群眾三十余人、牲畜五百多頭,為固邊興牧做出了積極貢獻。
馬背宣講 將黨的聲音傳遍牧區(qū)每一個角落
訓練場上,他是帶頭沖鋒、身先士卒的民兵連長,講臺上,他又是挑燈夜戰(zhàn)、伏案疾書的“指導員”。用吐爾遜·吐爾洪的話來說,民兵騎兵不僅軍事素質要過硬,思想文化水平也要拔尖。吐爾遜·吐爾洪針對轄區(qū)牧點多、牧民居住散、草場距離遠、宣傳教育全覆蓋難度大等難題,以騎兵巡邏時為有利契機,從騎兵連中挑選出20名文化素質較高的民兵黨員,利用巡邏、訓練間隙和休息時間,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法律法規(guī)和黨的惠民政策等;還組織有文藝特長的民兵,創(chuàng)編牧民們喜聞樂見的小節(jié)目,在巡邏時進行巡回“演出”。每次出發(fā)前,他都要對“馬背宣講員”褡褳內的“口袋書”進行檢查。吐爾遜·吐爾洪深情說道,“現在的好日子是黨和國家給的,在宣講時我們要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變化講給牧民們聽,我們一起‘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在吐爾遜·吐爾洪的帶領下,騎兵連每一個民兵都參加過多次流動宣講。
多年來,“馬背宣講隊”日復一日深入牧區(qū)數十個分散牧點,無論春夏還是秋冬,他們巡邏巡到哪里就把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宣講到哪里;無論雪山還是草場,他們總是走進牧民氈房、走到牧民身邊,宣傳黨的富民惠民政策,在巍巍天山腳下繪就出一幅各族群眾愛黨愛國、團結進步的鮮活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