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吐魯番? | 吐爾遜·帕塔爾:跳起納孜庫姆 把快樂傳遞給每一個人
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阿地蘭 艾尼瓦爾
“自由、活潑、樂觀……是納孜庫姆的舞蹈動作特點?!?1月18日,在鄯善縣木卡姆演藝中心,吐爾遜·帕塔爾邊說邊向身邊的年輕舞蹈演員們演示納孜庫姆舞蹈動作,只見他動作矯健、節(jié)奏明快,展現(xiàn)出這種舞蹈獨特的韻律感。
11月18日,在鄯善縣木卡姆演藝中心,吐爾遜·帕塔爾(前排左二)演示納孜庫姆舞蹈動作。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阿地蘭 攝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納孜庫姆吐魯番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吐爾遜從15歲起便開始學習納孜庫姆,至今已跳了四十余載。
“納孜庫姆集樂器演奏、競技表演、啞劇表演、說唱等于一體,其蹲步舞在當?shù)孛耖g歌舞中獨樹一幟?!蓖聽栠d介紹,舞步以“單步走”為主,膝微屈、身松弛,變換姿態(tài)間流露出親切與幽默。同時,舞蹈中還融入勞動生活場景,如搓線、拉面等。大量的蹲跳、跳轉等技巧動作,讓舞蹈顯得輕快有趣。“矮子步”尤為有名,表演者擠眉弄眼、搖頭晃腦,引得觀眾哄笑不止。
談及為何學習納孜庫姆,吐爾遜回憶,兒時每逢農(nóng)閑、婚禮、重大節(jié)日,村民們總會歡聚一堂,共舞納孜庫姆。“第一次看大家跳,我就被現(xiàn)場歡樂的氣氛所感染,也想把快樂傳遞給身邊每一個人?!彼_始拜師學習納孜庫姆,“我的師傅是艾力·鐵木爾,上世紀50年代,他便開始登臺表演,他對我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jié)都有嚴格要求?!?/p>
11月18日,吐爾遜·帕塔爾在鄯善縣木卡姆演藝中心排練節(jié)目。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阿地蘭 攝
“艾力老師先讓我們觀察雞鴨等動物的生活習性,幫助我們理解舞蹈動作?!蓖聽栠d發(fā)現(xiàn),家禽在走路時不僅有著獨特的節(jié)奏和步態(tài),搖頭晃腦的樣子也顯得尤為有趣。于是,他便嘗試模仿這些動作,將之巧妙地融入舞蹈中。
“第一次登臺,我太緊張了,在舞臺上放不開自己,被觀眾倒喝彩,但艾力老師不斷鼓勵我。”隨著學習的深入,吐爾遜逐漸掌握了“板腰取花”“背手俯身叼花”等高難度動作。他還領悟到,納孜庫姆的魅力不僅源自其幽默風趣的舞蹈動作,更離不開對音樂節(jié)奏的掌控。他又開始學習樂器,努力將音樂的韻律與舞蹈的動感相契合,跳得更加生動、有趣,在舞臺上的表演也更加收放自如。
隨著技藝日益精進,吐爾遜開始在當?shù)鼗槎Y、節(jié)慶活動中展示納孜庫姆的魅力,并逐漸將表演的舞臺拓展至烏魯木齊市等地。這些年來,他參加了“自治區(qū)第八個文化遺產(chǎn)日暨首屆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展示周”展演等重要活動,獲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優(yōu)秀傳承人””吐魯番市優(yōu)秀民間藝人”等稱號。
多年的演出經(jīng)歷讓吐爾遜深刻體會到,納孜庫姆的傳承與發(fā)展需要更多人參與。他培養(yǎng)了多名學徒,26歲的米吉提·亞森就是其中之一。米吉提從事裝修工作之余,熱衷于學習納孜庫姆,“吐爾遜老師不僅教我們跳舞,生活中有困難也會幫我們,私下里我們更像是朋友?!?/p>
“我今年63歲了,身子骨還硬朗,還有力氣跳舞。身為納孜庫姆的傳承人,我深感自豪。今后,我會培養(yǎng)更多年輕人,將這一民俗文化傳承下去?!蓖聽栠d說。
海報設計:王婭慧